附近400元三小时_附近学生联系方式_100元三小时约

包欢的乡情笔记:“驻”在群众身边 “住”进百姓心坎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本站 点击数量:

包欢  土木工程专业硕士

北投集团派驻凤山县弄者村驻村工作队员

北投养护科技集团桂东片区经理部技术员

 

5月9日,是我担任凤山县凤城镇弄者村驻村工作队员期满的日子。2023年,我怀揣组织的嘱托和满腔热忱,来到凤山县凤城镇弄者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

 

来到陌生的壮乡水土,我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完成“三个转变”:从湖北人到弄者人的身份转变,从项目技术员到驻村工作队员的角色转变,更要从“外乡人”变成村民认可的“自家人”。语言不通,我就在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的指导下,带着笔记本走村串户,当地方言常用词都记了下来;文化差异大,我便跟着村民学唱山歌,在树脚下听老人讲村里的故事。不到半年时间,我的驻村笔记里记录了不少邻里乡亲的家庭情况——这不仅是工作台账,更是一本写满温情的“民情地图”。

 

党建引领聚合力

红色引擎激活乡村动能

 

“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在后盾单位北投养护科技集团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探索了“三联共建”模式:组织联建,与北投养护科技集团开展“党建引领石榴红 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活动,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民俗文化节上;服务联动,开展“光影传情 养护同行”摄影志愿服务活动,为200余位银发老人定格幸福瞬间;资源联享,发动后盾单位党员干部捐赠400余本图书和画本,为弄者小学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当孩子们捧着新书和彩绘的笑脸照亮了乡村课堂时,我读懂了“为民服务”的千钧分量。

image.png

联建活动现场

在村委和后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弄者村党支部在2023年自治区农村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中再次获得“五星级党组织”。


产业造血强根基

链式发展蹚出富民新路


乡村振兴不是“撒谷喂鸡”,必须整合资源打出合力牌。我们通过“党建+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逐渐形成初步产业链。

image.png

包欢正在走访生猪养殖户

弄者村村集体经济产业在后盾单位北投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帮扶资金改造腊肉加工厂,当第一批6000余斤腊肠带着肉脂油香走向市场时,30余万元的营业额让村民尝到了产业链延伸的甜头;种桑养蚕产业更是一根银丝牵出致富路,11个养蚕户的新蚕房在政策补贴中拔地而起,60万元的种桑养蚕收入让乡亲们笑称“小蚕宝”变成了“金疙瘩”。2024年村集体经济突破53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村民黄大哥新装修的楼房,是彭阿姨在家门口就业的满足笑容,更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筑牢返贫防线

动态监测守住幸福底线


严防返贫工作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在驻村工作期间,我协助第一书记落实“一月一预警、一季一研判”工作机制,对全村227户脱贫户,10户未消除风险监测户进行动态监测和常态化走访,实现网格化管理,规范化监测;我们还通过“一户一码”监测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帮扶,发现新情况及时预警处置,消除返贫致贫的风险隐患。同时,依托政策引导困难群众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当中,形成技术、经验和资源共享;还鼓励有条件的农户申请产业奖补,发展相关的种养殖业。

image.png

其间,186户脱贫户的产业奖补资金精准发放,80万元奖补资金化作田间茁壮的桑苗、栏里肥壮的猪崽,不断推动村民们收入稳中有增!


惠民善治润民心

点滴实事托起稳稳幸福


驻村工作就要把村民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当北投养护科技集团捐赠建设的供水设施为90户村民家送去清澈充沛的自来水时,当崭新的办公电脑让村委告别“蜗牛式办公”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民生无小事”的意义。在村委和后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解决群众住房、饮水安全隐患等问题,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落地推广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村民矛盾,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image.png

新增设的供水设施

送来清澈丰沛的自来水

驻村工作经历是我青春时光中最温暖的遇见。凤山县弄者村的一草一木见证了我从“外乡人”到“自家人”的蜕变,自治区乡村治理示范村、河池市文明村等5项荣誉记录了我的奋斗足迹。未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将接续奋斗,与村委携手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

笔记已然收笔,但乡情未完待续......